小家电频道 >> 日本空气净化器:正在从1家1台走向1室1台

日本空气净化器:正在从1家1台走向1室1台

口碑家电网  2013/6/17 11:19:00
分享到: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标准法规部 汇总整理

    据英国媒体报道,由于人们对空气污染日感担忧以及日益注意健康和环境问题,中国对日本制造商生产的空气净化器的需求急剧增长。在日本,随着花粉症及新型病毒流行等现实需求的扩大,空气净化器的普及率已经超过四成,正在从“1家1台”走向“1室1台”。目前,空气净化器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为了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近几年来,日本各空气净化器厂家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相关技术实现了惊人的进步。

    松下:气流控制+传感器+加湿

    松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对于空气中的污物,从“仅吸入”变为“积极捕捉”,不是“在污染物扩散之后清除”,而是“防止扩散”,而且,在提高“节能及维护”性能的同时,推进“瘦身化”。实现这种“多方面进化”的基础是依赖“气流控制”、“传感”以及“加湿”3项技术的迅速进步。

    “气流控制”可去除室内灰尘。以前,空气净化器的主要任务是去除香烟产生的烟雾、气味等漂浮于空气中的物质。但是,近年来,由于花粉症成为社会问题,而且在室内饲养宠物的家庭增加,人们对室内灰尘越来越关注。

    与气味不同,室内灰尘漂浮在室内较低位置。从2007年起,松下在空气净化器前侧下部设置了室内灰尘专用进风口。该技术在两年后进化为“MegaCatcher”,使空气净化器的前侧面板向斜上方移动,除了上方及两侧,还扩大了下方的进风口,提高了室内灰尘净化力。

    松下研发人员不仅将注意力放在吸入污浊空气,更注重通过吹送清新空气所产生的“气流”的潜力。空气净化器都是通过强力送风,在室内形成气流,使经过净化的空气抵达整个房间。通过提高该气流的强度及指向性,可以将漂浮在地板上方30cm处的室内灰尘推送到空气净化器进风口。

    最终,松下开发出了可以独立运转的“双叶片”,并于2012年配备在产品上,将室内灰尘吸入力提高了1.5倍。采用两枚叶片结构可在房间较低位置产生较强的循环气流。此外,新开发的气流技术在去除既轻又小的气味颗粒方面也具有出色效果。通过分别转动左右两枚叶片,可根据当时的“空气质量”形成最合适的气流。

    无论灰尘、气味,还是人的活动,松下空气净化器利用五种传感器均可洞察。基于“传感器技术”,空气净化器可以实现“在污物扩散前将之吸入”的新功能。如,松下的空气净化器F-VXH70配备了气味传感器、房屋灰尘传感器、人体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进步的历史与人们对于“空气质量(空气污染的种类和程度)”的认识以及时代需求的变迁密切相关。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空气净化器的主要功能是“去除烟味”。在传感器之中,空气净化器首先配备的是“气味传感器”。空气净化器配备的第二种传感器是“房屋灰尘传感器”。其背景是1979年、1982年柳杉花粉大量飞散,致使花粉症开始成为众所周知的社会问题。从1995年开始,松下在空气净化器上配备了“房屋灰尘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处理对象是比气味物质更大的颗粒,其检测使用的是光学方法。

    在此以后,人们对于“灰尘”的认识又发生了变化。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室内饲养宠物的家庭猛增,包含狗皮屑、猫皮屑、螨虫尸体等宠物产生的过敏物质在内的“房屋灰尘”成为引发过敏的罪魁祸首。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2012年,“双叶片”技术与“气味传感器”、“房屋灰尘传感器”技术地结合实现了“根据气味与灰尘(房屋灰尘)的量(浓度)清洁空气”的7种模式。

    两枚叶片可以根据空气质量状况独立运转。如果既没有气味(烟)也没有房屋灰尘,两枚叶片会缓慢摆动,使空气流动以便检测。在室内只有味道而没有房屋灰尘时,两枚叶片都固定朝向上方;当室内只有房屋灰尘而没有气味(烟)时,两枚叶片则都固定朝向前方。当二者同时存在时,叶片会根据污染浓度(量)发生变化。二者都比较少的时候,前面的叶片前倾,用于吹动房屋灰尘,后面的叶片则针对气味,向上吹送气流;在气味小、房屋灰尘多的时候,前方叶片保持不变,后方叶片进行摆动,以起到增强吹动房屋灰尘的气流(向前)的作用。相反时,后方叶片维持向上,前方叶片则进行摆动,以起到增强向上气流的作用。当二者都比较多的时候,两枚叶片则反复交替进行同时向前吹动房屋灰尘、同时向上吹动气味(烟)的两个“强力吸引”模式。

    为了将两个传感器与双叶片技术,进行符合现场空气质量的清洁,松下开发出了区分使用各种气流的技术。此外,2011年开始配备的“人体传感器”技术也是为处理“房屋灰尘”。

    房屋灰尘最初会在室内较低的位置,过一段时间便会堆积在地板上。每当室内有人或动物活动的时候,灰尘就会从脚底重新飘起。如果等到房屋灰尘飘起,被人体吸入之后再清洁空气,对于预防过敏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为此,“在污物扩散前将之吸收”的技术应运而生。

    人的生活存在一定的模式。空气净化器能够根据“气味传感器”和“房屋灰尘传感器”积累的数据,学习并记忆用户生活中污物的发生模式,例如“在6点人们开始准备早餐”、“大部分人晚上7点回家”等。根据这些数据,空气净化器能够按照预想的空气污浊程度提前运转,并能够在从外面带回家的花粉和气味、地板上漂浮的房屋灰尘尚未扩散之前将其清洁干净,还起到节能的效果。与通常的风量自动模式相比,环保导航模式大约可以节能60%。

    空气净化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家电,所以对于现在的空气净化器而言,“使用舒适”成为了重点要求。配备“照度传感器”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当照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变暗后,会做出用户“已经就寝”的判断,上方的操作面板亮度减半,前面板的信号则根据房间的亮度减半或是关闭。在就寝时,风量也会随之缩小,因此照度传感器对于节能也做出了贡献。

    第五种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作用是对如今空气净化器必备的“加湿器”进行运转管理。

    近年来,用户对空气质量的要求除了清除“污物”,还需要增加“湿度”,此外又强烈期待空气净化器能够实现“小型化,并更易于维护”。松下带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F-VXH70”,其空气净化适用面积约为50m2,尺寸却只有64cm×40cm×24.5cm。同时,加湿过滤器采用了方便用水手洗的设计。

    松下加湿技术的主要课题是维护性和小型化。松下开发出了既柔软又可水洗的“立体编织过滤器”,并从2008年开始配备在产品上。据了解,“立体编织过滤器”采用与旭化成纤维公司共同开发的“FUSION材料”。不仅材料改变,松下还将辊型加湿过滤器变为圆盘型加湿过滤器。

    由于圆盘型加湿过滤器是纵向设置并旋转,因此大幅削减了空气净化器机身的厚度。

发布:余梅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