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上黑榜 空气净化器业也要净化
去年以来,空气净化器大热,然而由于国标缺失,地方标准自成体系,整个行业鱼龙混杂,让选购的消费者一头雾水。不少品牌净化器功能形同虚设,也只能给消费者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厂家之所以趋之若鹜,是因为空气净化器利润超过50%。而没有行业门槛,也注定着粗制滥造产品充斥市场。
长期以来,由于犯错误缺乏惩罚机制,各品牌敢于铤而走险、虚标产品功能和效率。大不了被通报,这也就是惩罚上限,无关痛痒。在法国,记者律师从业时要签订良心条款,于是有业内人士建议,进入空气净化器这样的“良心行业”必须签订诚信条款,故意欺诈消费者,牟取暴利的,五年内拒绝进入此行业。
目前,国内尚缺乏这样的条款,企业的自律就显得非常重要。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现代市场体系也必须是恪守商业底线并不断实践公平、平等竞争氛围的道德经济。遗憾的是,就中国目前家电行业的商业氛围来讲,企业离精神内核的升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一个企业对消费者不义,消费者自有用脚投票这一武器来予以报复,这当然是对企业的一个很大约束。但是,仅仅这些还不够,当一些企业的恶行变成了全行业的潜规则,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威力就大大缩减了,这时需要发威的就是法治。而法治环境的建设就多有劳政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