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去霾”效果暂没法鉴别
空气净化器五花八门
工商提示应谨慎购买
说到空气净化器,现在市场上相关产品可谓五花八门,在形形色色的宣传手册上,各种测试数据也令消费者不解,如几层滤网、抗菌等,看起来科技含量很高,价格也不菲,贵得甚至上万元一台。昨日,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暂时没有接到关于空气净化器的投诉。不过工商部门提示:目前市场上空气净化器的品类较多,有的只有加湿功能,有的则只有空气净化功能,有的则两者兼具,价格也差别较大,并且净化器使用的各种名词都比较专业,消费者还是应该谨慎购买。
“去霾”效果没国标
倒是漏电产品要小心
事实上,很多消费者有疑问,买到的空气净化器到底“去霾”效果如何,记者了解到,消费者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国家目前没有出台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国家强制性标准,所以,即便其价格和净化效果是否匹配,还真是难有公论。
不过,空气净化器既然也是电器产品,就必须符合用电安全认证,即“CQC”质量标准。这一质量标准,对空气净化器的电机质量,以及使用过程中是否有冒烟、有毒、触电等危险,要有界定。
位于无锡的江苏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产品及车辆检测中心就是有能力检测的专业机构,相关负责人周部长告诉记者,他们曾检测出容易漏电的空气净化器。提醒消费者,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注意看有没有“CQC”质量标识。此外,空气净化器没有列入“3C”强制认证,因此必须有国家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才能销售。
梳理相关标准演化
业内呼吁尽快完善
质检部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02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空气净化器标准,2008年又增加了一个,但《空气净化器》GB/T 18801-2002,以及《空气净化器》GB/T 18801-2008,这两种标准只是规定了净化器的基本技术指标,而且都是推荐性标准,并非强制性标准。
2011年9月,国家又发布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GB21551.2-2010和《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GB21551.3-2010等标准。但是标准中主要针对的是空气净化器关于抗菌、防霉材料的要求,以及针对该材料的清洗、再生方面的要求。
还有两部标准,如《空气净化器污染物净化性能测定》JG/T 294-2010为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该标准倒是包括了颗粒物的检测方法,以及对于空气中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等,但是目前仍为行业标准,力度不如国标;另一部《空气净化器去除颗粒物 PM2.5检测方法技术规范》GSH/J2011-1,则主要作为相关实验室的空气净化器净化性能检测参考。
业内人士坦言,空气净化器急需一个净化效果方面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还应该出台第三方机构对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鉴定、评价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