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湿器的加湿效果真的好吗?
实验篇
实验道具:加湿器、清水、热水、拖把等
实验过程:记者在两个大小一样的封闭房间进行实验,用加湿器、清水、热水、拖把四种方法对房屋进行加湿,30分钟后,观察分别使用这四种方法后房屋内的湿度,以判断最有效的方法。
专家解读:南昌航空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朱泉水老师
实验说明:实验中所测的湿度为相对湿度。即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与其空气相同情况下饱和水蒸气量的百分比。实验仪器由贝谷科技提供。
实验一
一盆清水
究竟哪种方法更能够有效增加空气湿度呢?在实验开始前,记者首先选择了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间作为此次实验的实验房间。记者将仪器放入实验房间5分钟,显示此房间湿度为40%,随后记者将准备好的清水放入房间,6分钟后,记者发现,湿度开始发生了变化,仪器上显示湿度为41%,较之前上升了1%,但是在第10分钟的时候,湿度又再次回落到40%,在此之后的20分钟,湿度一直维持在40%,没有再发生变化。
实验结果:清水在最开始上升过1%,但是之后湿度又出现了回落,最后和房间本来的湿度是一样的。
实验二
加湿器
5分钟后,记者开始第二个实验。这次的实验对象是加湿器。实验仪器显示此时房间的适度为40%。随后记者将已经装有足量水的加湿器开启,将其调至最大。实验开始7分钟后,仪器上的湿度开始发生变化,湿度百分比变成了41%,17分钟后湿度达到42%,可是接下来湿度在40%、38%、41%之间起伏,直至实验结束,湿度一直都维持在41%。
实验结果:加湿器在实验的30分钟内一直波动。
实验三
拖地
记者用另一个空间相同湿度为34%的房间进行实验。记者用浸湿后的拖把在实验房间拖地。在实验开始的第2分钟,湿度就已经上升了1%,在第3分钟时,湿度已经变成了38%,在第七分钟时就已经上升到了41%。但是记者留意到,虽然在前10分钟效果表现不错,但在第17分钟后出现了微微的下降,湿度变成了40%,到第25分钟,湿度下降到36%。实验结束时湿度变成了33%。
实验结果:虽然拖地的增湿效果在前10分钟效果显著,上升幅度大且迅速。但是在最后的几分钟湿度甚至降到比之前的房间基本湿度还低。
实验四
一盆热水
实验房间的基本湿度为33%,随后记者将一盆热水放置房间,湿度在不到1分钟的时间内由33%上升至39%,第2分钟降为38%,第5分钟降为35%,到13分钟湿度为33%,不过在第15分钟时湿度又上升到34%,直至实验结束,此房屋的湿度一直维持在34%。
实验结果:热水的增湿效果起初十分明显,是四种当中增湿最快的,在一分钟不到的情况下就上升了6%,但是后面却又开始下降。
专家解答
南方市民家摆放清水增湿足矣
南昌航空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朱泉水老师分析说,湿度上升下降1%-2%都是正常的数值波动。从实验结果来看,清水、热水、加湿器的效果是相当的。所以市民可以选择清水或者加湿器就好。“但是从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市民其实使用清水即可。”
提醒
室内湿度保持在45%-65%为佳
贝谷科技工程师刘生成表示,空气湿度适宜才有利于健康。“冬季室内湿度保持在45%-65%为佳。”刘工程师说,无论在使用哪种方法进行加湿都应当注意湿度,喜欢使用加湿器的朋友,切勿24小时都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