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电爆炸案频频发生 炸出安防漏洞
毫无疑问,李云峰频频制造小家电爆炸案,对社会治安和受害人都带来了严重危害,有人还因此付出乐生命的代价。这一惊天系列爆炸案的发生,炸出了受害人自我防范窟窿,也炸出了监管防范窟窿。
李云峰与蒙某、王某、杨某、谭某、石某等人有矛盾,为报复他们,在小家电里面装上爆炸装置,然后放在各事发地点。这样的爆炸案发生面并不大,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能在一个乡镇传开。照说第一个爆炸案发生后,第二个第三个捡到小家电的人就该警惕,不要去捡路边来路不明的小家电。假如受害人有警觉意识,李云峰的报复阴谋怎能得逞?第二个第三个受害人怎会重滔覆辙?
嫌疑人租住在祖庵镇一处三间民房里,其作案前的准备工作是在租住的民房里进行的。而要制造小家电爆炸案,炸药和雷管等是少不了的,这些该从哪里来?假如当地警方对爆炸物品管理得很严,嫌疑人作案就成了无米之炊。假如警方重视加强出租房的管理,嫌疑人作案就很容易败露,至少也不至于能在短短20天内制造出4起小家电爆炸案。
一个78岁老人20天制造4起小家电爆炸案,虽具有偶然性,但又具有必然性。此事警示人们,应尽快加强农民安全意识教育,让其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不安全的因素。比如,家门口平白无故出现小家电,就该想想为什么天上会掉下来馅饼,自己就不该倒这样的便宜。假如受害群众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对送上门的小家电视而不见,或者捡起后不据为己有,自己就会幸免于难。再说,小家电按上爆炸装置毕竟有痕迹,若细心检查一下,就不难识出破绽。
78岁的李云峰20天制造4起小家电爆炸案,也警示警方,社会治安治理要打主动仗,不能再按部就班。既要加强炸药和雷管等爆炸物品的管理,又要加强出租屋的管理。同时要发动群众,对可疑人,可疑事进行举报,从蛛丝马迹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能被发现和解决在萌芽之中,类似的悲剧才不会发生或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