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浦撤销美国子公司 海外业绩惨淡
10月11日晚间,广东伊立浦电器发布《关于清算并注销全资子公司进展的公告》.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佛山市南海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下发的《转发<佛山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关于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终止在美国设立的立邦(美国)有限公司的复函>的通知》,核准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立邦(美国)有限公司(下称“立邦美国”)境外投资注销登记。截止目前,立邦美国各项债权债务已清理完毕,其注销未对公司的整体业务发展和盈利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立邦(美国)销售惨淡 伊立浦业绩全面下滑
据记者查阅伊立浦电器2012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此次遭注销的伊立浦子公司为立邦(美国)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为从事家用电器贸易及售后服务业务,2012年1-6月实现销售收入0元,实现营业利润11463.64元,实现净利润-75776.41元,截止2012年6月30日总资产78126.24元,净资产为-1097862.10元。
据了解,2012年上半年广东伊立浦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26184.6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64%,营业利润-687.92万元,利润总额-597.12万元,净利润-578.11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72.71%、163.22%和175.19%,销售业绩全面下滑。
伊立浦将2012年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归结为欧美等主要市场经济不景气,出口订单下降,其中占据伊立浦主营业务收入70%以上的电饭煲系列营业收入同比去年下滑3.44%。电烤炉系列产品、电煎板系列产品、电磁炉系列产品、空气改善器系列产品、蒸汽熨斗系列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51.04%、13.04%、34.18%、81.88%、100%,主要原因为美国、日本市场需求下降。
数据显示,上半年伊立浦美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6.62%,日本市场同比去年下滑36.62%,国内市场下滑4.25%。
伊立浦电器惨状折射小家电行业生存现状
作为一家专注于小家电产品生产制造的企业,广东伊立浦电器在2012年家电寒冬之下遭遇了罕见性重创,国内家电市场不振,国外市场萎缩,订单大量下滑,加上行业竞争激烈,原材料成本攀升,伊立浦在小家电行业的悲惨处境折射出了国内许多家电企业的生存现状。
广东伊立浦电器的惨淡现状仅仅是小家电行业的一个缩影。受制于国内市场增长乏力,国外市场经济不景气,出口订单锐减,伊立浦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短期内已经难以实现业绩回升,通过注销海外子公司、压缩规模或许是伊立浦减少亏损的无奈之举。
小家电长期游离政策外 新家电下乡或迎机遇
事实上,尽管小家电产业近几年风生水起,但从家电下乡到以旧换新再到今年6月份推出的节能补贴新政,小家电一次次游离在政策之外。相比于大家电产品连番不断的政策倾斜,小家电由于其特殊的行业地位一直被调侃为“一次性耐用消费品”。
此外,日前由行业协会带头的近40天小家电补贴自救活动也并未产生实质性的效果,消费者普遍对补贴措施“不太感冒”。
日前市场传出消息称,随着2013年1月份家电下乡政策全面退出,国家相关部委正在研究新一轮家电下乡补贴政策。传闻,与上一轮家电下乡不同的是,本轮新政很有可能将补贴重点向节能环保和中小型家电产品倾斜。对于包括广东伊立浦电器在内的小家电企业来说,这或许是他们迎来企业发展春天的一个机遇。
来源: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