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润瑞丰张瑞超:微利时代谁为厨电买单?
“早在2008年,厨电行业就进入了微利时代”,天润瑞丰电器总经理张瑞超坦言,厨电是“家电市场最后一块蛋糕”的说法早已名不副实。
他指出,现在厨电产品的毛利率仅仅只有5%,更差劲的是一些企业毛利率下滑到了3%。众多厨电企业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的一番摧残之后,不死也去了半条命。此外,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让消费者纷纷缩紧了口袋。这让大多厨电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此时此刻,谁来为厨电买单?
天润瑞丰电器总经理张瑞超
信息透明化带来利差
信息透明化是造成厨电步入微利时代的一个关键。
事实上,在网络E时代,企业正在变成赤裸裸的组织。此前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闷声发大财的厨电企业,终究抵不过媒体的密切关注和自助式搜索的比价。信息透明化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吃掉企业的部分利润。
除此之外,信息透明化还促成了产品同质化。在仿牌横行的中国厨电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泛滥,企业标榜的差异化竞争更多的是止于概念。
“现在天润瑞丰有20多项专利秘不示人,就是怕逐渐开发出来的产品‘见光死’,即便如此,企业也只能对经销商保证‘一个月之内市场不会出现相同产品’”,张瑞超指着桌上的一个水杯,接着说道:“现在产品的外观专利有所不同,有的可能只是握柄的细微差别。”对于当下厨电行业存在的事实,张瑞超脸上是一副深深地无力感。
不过,信息透明化是主流趋势,这也是时下企业参与竞争不可避免的一面,消费者更是乐见其成。当然,难以阻止的是,红海一片的厨电市场,其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守正出奇力克刚性市场
微利时代,如何让企业的利润逆势上扬?这是萦绕在众多厨电企业家的一个难题。在张瑞超看来,这个难题并不难解。
他称,企业当对所处的经济环境要有一个衡量,天润瑞丰电器“三迁”就是适应环境做出的改变。其前身丰港燃气具有限公司1995年在河北建厂。彼时,只因四种螺丝不到位,就逼得企业停工半个月。基于此,企业长途搬迁至有“家电发祥地”之称的顺德容桂新地塘,接驳上游配件企业,打通了产业链。此后,新地塘土地有限,适应不了企业规模的扩张,于是把展示厅搬迁至容桂大岑工业区。不过大岑工业区历经多年发展变了性质,逐渐成为“劣质产品生产地”的代名词,不愿同流合污的家电企业纷纷把工厂和展示厅搬离大岑,其中就有天润瑞丰电器。
2009年,众多处在金融危机下的家电企业,还在忙于自救之时,天润瑞丰逆势出击,一次性圈地30亩,耗资6000万元在中山阜沙镇打造了一座现代化厂房。与此同时,企业实行品牌助跑计划,全力打造“真情好太太”品牌。“三迁”后的天润瑞丰电器“梅开三度”,迎来事业的高峰期。
步入2013年,经济触底回暖。在固守家电这一实体经济时,天润瑞丰又开始新的蝶变,陆续出手工业地产,与家电形成互补,实现了“两条腿走路”。
值得一提,企业家“兼职”其它行业,不一定都是直通罗马的大路。此前,涉足房地产等行业的家电企业家最后资金链断裂、沦为跑路者的事件并不少。对此,张瑞超认为,资本运作有风险,企业发展须“守正出奇”,意思是说按着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出奇制胜。
时下,城镇化和保障房的建设为厨电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日前,张瑞超在河北老家所在的县城开设了一家专卖店,开业首日营业额就达到了20万。他直言,国内还存在着庞大的刚性市场需求。抓住城镇化和保障房建设带来的机遇,厨电企业将再次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责任编辑:周龙
来源: 慧聪家电网